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发展的计量分析
作者: 钟守华    日期:2016-12-05 来源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科技 农业 中国古代 计量 
描述:
中国古代农业灾害防减体系研究
作者: 邵侃  日期:2009-09-01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农业灾害史 农业灾荒文献 减灾技术 灾荒赈救 灾害预防 
描述:农业灾害是灾害系统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所有以农立国的国家而言,灾荒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自1926年Walter H. Mallory的China: Land of Famine一书问世以来,“饥荒的国度”这一称谓便被冠之于中国。据本文统计,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1911年的两千六百多年间,共发生农业气象灾害的年次为4152次,农业生物灾害716次,农业环境灾害362次,其中包括水灾1251次,旱灾1144次,蝗灾561次,风灾516次,雹灾485次,此外还有雪灾、霜灾、鼠兽鸟害、畜疫、沙尘暴、水土流失等。我国历史时期的农业灾害频次之高,强度之大,世界各国历史上鲜有能相比拟者。 古代人民在承受各种灾害打击的同时,也开始了认识灾害、防治灾害的探索和实践,采取了各种积极的措施防灾抗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救荒制度建设和减灾技术进步两个方面。本文以历史时期的抗灾救荒活动为基本参照系,按照现代灾害学原理,将中国古代农业灾害治理条理析分为经验与科学共同支撑的农业灾害防测机制、技术特点鲜明的农业减灾系统和政府主导下多主体的农业灾荒赈救体系三大部分,在具体把握中国古代各类农业减灾备荒方略核心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其减灾效果,进而构建中国古代农业灾害防减体系。 首先,按照传统农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把整个历史时期划分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四个阶段,对农业灾害的发生情况进行量化分析,包括灾种结构、不同灾种的灾害发生年次、灾害发生频率等,在此基础上绘制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灾害发生频率图以及古代农业灾害发生频率趋势图。由此观察分析得出,中国古代农业灾害系统中水、旱、雹、风、蝗五大灾种发生频率最高、危害范围最广、致灾作用最强烈;各个灾种的发生频率在整个历史时期基本上都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析其原因有三:一是作物种植结构的日益复杂和农业产业部门的不断扩大,使农业灾害系统逐步完善;二是人口的增多和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压力,使得灾情不断恶化;三是灾害监测技术的进步和文献记载的增多,也在客观上造成了统计数据的上升。 第二,从灾象特征的识别、气象仪器的使用和防灾物种的引进三个层面剖析古代农业灾害防测机制。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拥有丰富的农业气象知识,尤其擅长把握一些灾象特征,通过经验的积累和科学的推理做出天气预报和丰歉预测,主要包括物象测天、天象测天、节气测天、农事安排防灾四个方面;在定性分析的同时,还使用测风器、量雨器、天平式湿度计、地温表等气象仪器对农业气象进行定量观测,使预报更加精准;引进与推广种植高产、易种作物品种,以备灾荒,是灾害预防机制在农业技术层面的主要表现之一。 第三,古代农业减灾系统由农业减灾、工程减灾和生物减灾三大主体组成,是历史时期防灾减灾活动的核心部分。把农业生产和减灾相结合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以抗旱保墒的土壤耕作技术、防治病虫草害的田间管理措施和耕作制度、选育和引进抗逆性强的作物品种为中心构建而成的农业减灾技术体系,是中国传统农业最为鲜明的特色之一;减灾工程技术在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水旱灾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农田排灌器具的设计使用、治河工程技术的发展完善和南方水田水利工程的兴建三个方面;历史时期的生物减灾技术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是成本低廉,安全性高,较能维持生态平衡,主要应用于蝗害治理活动中。 第四,传统社会多主体的农业灾荒赈救体系是一个覆盖灾前、灾中、灾后全过程的立体式、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以政府为主导,民间各阶层和灾民自身也积极参与。由于占有绝对比重的社会资源,政府的救荒活动将直接决定救荒成效的大小,历代政府均积极加强以“荒政”为主体的灾荒赈救体系建设;贵族官吏、富商大户、宗族、宗教等有一定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的民间力量,通过赈济钱粮、施医济药等多元化的方式救荒济民,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填补了政府赈灾的真空地带和不足之处,构成了古代社会颇具特色的民间社会非制度化的赈救网络结构;农业灾害的主要承载体——灾民也积极的进行自救,包括筹措食物、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等各个方面。 第五,在精读代表性古农书、救荒书、占候书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农业救荒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确定收书范围,分析其内容体例特点,详论其中所蕴含的减灾科学技术资料分布,并对其史料价值进行评估,以弥补农业救荒文献综合性研究之不足。古代农业救荒文献的内容涉及历史时期救荒制度建设、农业减灾技术措施、工程减灾技术措施、生物减灾技术措施、灾害预防、灾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其中所蕴含的减灾技术资料比较全面,是我们研究古代灾害防减活动和社会经济史的重要资料,对今天的防灾救灾工作也具有借鉴指导意义。 论文最后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简要探讨了在世界范围内生态环境恶化,人类防灾减灾能力的提高又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形势下,农业灾害防减体系的建立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为健全当代农业灾害防减体系提出几点建议,包括提高农业自身防灾减灾的能力、加大对农业防灾减灾资金的投入和提高灾害防减活动中的科技含量等。
中国古代农业灾害防减体系研究
作者: 邵侃  日期:2009-09-01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农业灾害史 农业灾荒文献 减灾技术 灾荒赈救 灾害预防 
描述:农业灾害是灾害系统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所有以农立国的国家而言,灾荒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自1926年Walter H. Mallory的China: Land of Famine一书问世以来,“饥荒的国度”这一称谓便被冠之于中国。据本文统计,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1911年的两千六百多年间,共发生农业气象灾害的年次为4152次,农业生物灾害716次,农业环境灾害362次,其中包括水灾1251次,旱灾1144次,蝗灾561次,风灾516次,雹灾485次,此外还有雪灾、霜灾、鼠兽鸟害、畜疫、沙尘暴、水土流失等。我国历史时期的农业灾害频次之高,强度之大,世界各国历史上鲜有能相比拟者。 古代人民在承受各种灾害打击的同时,也开始了认识灾害、防治灾害的探索和实践,采取了各种积极的措施防灾抗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救荒制度建设和减灾技术进步两个方面。本文以历史时期的抗灾救荒活动为基本参照系,按照现代灾害学原理,将中国古代农业灾害治理条理析分为经验与科学共同支撑的农业灾害防测机制、技术特点鲜明的农业减灾系统和政府主导下多主体的农业灾荒赈救体系三大部分,在具体把握中国古代各类农业减灾备荒方略核心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其减灾效果,进而构建中国古代农业灾害防减体系。 首先,按照传统农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把整个历史时期划分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四个阶段,对农业灾害的发生情况进行量化分析,包括灾种结构、不同灾种的灾害发生年次、灾害发生频率等,在此基础上绘制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灾害发生频率图以及古代农业灾害发生频率趋势图。由此观察分析得出,中国古代农业灾害系统中水、旱、雹、风、蝗五大灾种发生频率最高、危害范围最广、致灾作用最强烈;各个灾种的发生频率在整个历史时期基本上都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析其原因有三:一是作物种植结构的日益复杂和农业产业部门的不断扩大,使农业灾害系统逐步完善;二是人口的增多和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压力,使得灾情不断恶化;三是灾害监测技术的进步和文献记载的增多,也在客观上造成了统计数据的上升。 第二,从灾象特征的识别、气象仪器的使用和防灾物种的引进三个层面剖析古代农业灾害防测机制。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拥有丰富的农业气象知识,尤其擅长把握一些灾象特征,通过经验的积累和科学的推理做出天气预报和丰歉预测,主要包括物象测天、天象测天、节气测天、农事安排防灾四个方面;在定性分析的同时,还使用测风器、量雨器、天平式湿度计、地温表等气象仪器对农业气象进行定量观测,使预报更加精准;引进与推广种植高产、易种作物品种,以备灾荒,是灾害预防机制在农业技术层面的主要表现之一。 第三,古代农业减灾系统由农业减灾、工程减灾和生物减灾三大主体组成,是历史时期防灾减灾活动的核心部分。把农业生产和减灾相结合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以抗旱保墒的土壤耕作技术、防治病虫草害的田间管理措施和耕作制度、选育和引进抗逆性强的作物品种为中心构建而成的农业减灾技术体系,是中国传统农业最为鲜明的特色之一;减灾工程技术在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水旱灾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农田排灌器具的设计使用、治河工程技术的发展完善和南方水田水利工程的兴建三个方面;历史时期的生物减灾技术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是成本低廉,安全性高,较能维持生态平衡,主要应用于蝗害治理活动中。 第四,传统社会多主体的农业灾荒赈救体系是一个覆盖灾前、灾中、灾后全过程的立体式、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以政府为主导,民间各阶层和灾民自身也积极参与。由于占有绝对比重的社会资源,政府的救荒活动将直接决定救荒成效的大小,历代政府均积极加强以“荒政”为主体的灾荒赈救体系建设;贵族官吏、富商大户、宗族、宗教等有一定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的民间力量,通过赈济钱粮、施医济药等多元化的方式救荒济民,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填补了政府赈灾的真空地带和不足之处,构成了古代社会颇具特色的民间社会非制度化的赈救网络结构;农业灾害的主要承载体——灾民也积极的进行自救,包括筹措食物、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等各个方面。 第五,在精读代表性古农书、救荒书、占候书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农业救荒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确定收书范围,分析其内容体例特点,详论其中所蕴含的减灾科学技术资料分布,并对其史料价值进行评估,以弥补农业救荒文献综合性研究之不足。古代农业救荒文献的内容涉及历史时期救荒制度建设、农业减灾技术措施、工程减灾技术措施、生物减灾技术措施、灾害预防、灾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其中所蕴含的减灾技术资料比较全面,是我们研究古代灾害防减活动和社会经济史的重要资料,对今天的防灾救灾工作也具有借鉴指导意义。 论文最后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简要探讨了在世界范围内生态环境恶化,人类防灾减灾能力的提高又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形势下,农业灾害防减体系的建立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为健全当代农业灾害防减体系提出几点建议,包括提高农业自身防灾减灾的能力、加大对农业防灾减灾资金的投入和提高灾害防减活动中的科技含量等。
中国古代农业技术哲学思想初探
作者: 葛松林  日期:2016-12-05 来源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农书 技术进步 方诸 和法 田器 技术哲学 王恢 人能 中国古代农业 技术构成 
描述:
中国古代军屯叙论
作者: 周凯军    日期:2016-12-05 来源 :军事经济研究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赵充国 宋略 正始 塞下 农官 军事经济史 屯田制度 农业生产 边兵 陇右 
描述:
中国古代关于太阳对地理环境作用的认识
作者: 陈瑞平  日期:2016-12-05 来源 :自然科学史研究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太阳 古代 地理环境 
描述:
中国古代传统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作者: 宋正海  日期:2016-12-05 来源 :自然辩证法研究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区域地理 地理知识 地方经济 内性 大比例尺 古代农业 古代中国 经济开发 区域综合 中国古代传统 
描述:
中国北方现代人扩散与农业起源的环境考古学观察
作者: 吉笃学  日期:2007-05-01 来源 :兰州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文化对环境的响应 BP事件 新旧石器过渡 中晚期过渡 现代人起源 农业起源 新石器 末次盛冰期 7.2 6.4kyr 
描述:环境考古学是通过环境和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来揭示人类如何适应环境变化,如何调整自己的状态以缓解各种压力,从而实现规避风险保全自己的目的,为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人类对环境变化的反应一般采取两种策略:一是响应;二是适应。目前,现代人扩散和农业起源是了解和认识人类适应策略的最理想的案例。为此,本文以甘肃宁夏新旧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和环境研究为例对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 一、关于现代人扩散问题 本文在全面回顾世界范围内有关现代人起源的古人类化石、旧石器制品以及基因研究等相关证据后,发现中国北方的旧石器文化在大约40kyr BP前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推测这可能与非洲现代人向中国北方地区的扩散有关。为了寻找现代人类化石,追踪他们向黄土高原腹地迁移和扩散过程,了解现代人类迁移的根本动因,作者等人自2002年以来以甘肃和宁夏为中心进行大范围的野外考察,并依据国外的相关理论建立了人类迁移的环境反应模式。结果发现: 1.在22kyr BP和21kyr BP左右的末次盛冰期,宁夏彭阳和甘肃秦安相继出现了与现代人有关的细石器制品,说明现代人已扩散到陇西黄土高原的腹地。 2.ZL005地点的黄土—古土壤剖面的年代和磁化率、粒度以及碳酸钙等环境代用指标的研究表明,24kyr BP之前这里气候湿润,24-19kyr BP之间气候迅速变干,19-16kyr BP之间湿度又略有回升,这与大地湾遗址黄土—古土壤剖面利用磁化率和碳酸钙指标恢复环境的取得结果基本一致,也与彭阳PY01-02、PY03和PY05地点沉积地层由灰色泥炭层迅速转变为马兰黄土层这一明显的相变特征吻合。 3.文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人对环境变化可能迅速做出响应,也可能逐步适应环境变化。 a.石制品反映出的人口流动性表明,MIS3时期的石英岩技术组合说明人口流动性较弱;LGM时期石英技术组合也同样说明人口流动性较弱,但这一时期以燧石等精细原料技术组合却说明人口流动性明显增加。因此,末次盛冰期的气候变化可能导致了人口流动性增强。 b.根据气温、降水以及~(14)C年代建立起来的生物资源与遗址数量间的关系表明,在整个旧石器时代晚期这样的较长时间尺度上,遗址数量与生物资源状况具有反相关关系;在冷干或暖湿两种截然不同的气候事件的响应上,两者也具有同样的关系:在MIS3、LGM以及PG等不同阶段的环境变化的响应上,由MIS3至LGM时期,随着环境的恶化,遗址数量反而增加,人口流动性加强,与前面两种模式得出的结论一致,说明气候在这一转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这里暂称之为气候模式;但从LGM到PG,随着环境的好转,遗址数量增加,人口流动性减弱,可能与农业社会的人口增长模式相同,因之暂将其称为农业模式。 4.彭阳和秦安等地22-21kyr BP发现的细石器制品是MIS到LGM的气候模式的具体反映,并且得到山西南部和陕西地区等相关考古证据的支持。说明现代人在末次盛冰期向中国北方黄土高原腹地的迁移可能主要与气候有关。 二、关于农业起源问题 通过对世界农业起源和中国北方粟作农业起源研究的回顾发现,尽管中国北方是世界主要农业起源中心之一,但目前却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尚未证明农业起源于当地采集经济的地区;中国北方缺乏系统的农业考古调查,农业起源与发展过程并不清楚;农业起源的原因大多留于揣测。据此,作者收集和整理了中国北方大量已发表的~(14)C年代和考古资料,结合在甘肃东部的农业考古调查和对大地湾遗址多次科学考古发掘,并初步得到了以下新认识: 1.中国北方10-3kyr BP的~(14)C年代累积概率统计表明,中国北方存在10-8kyr BP、7.4-6.6kyr BP、4.8-4.5kyr BP以及3.8-3.5kyr BP四个年代低值期,并且前两者分别于对应于中国北方新旧石器时代过渡和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过渡这两个中国北方考古学文化上较为明显的“文化断层”。因此,中国北方迄今尚未揭露出一个具有探索新旧石器时代过渡与农业起源问题的连续剖面。 2.秦安和礼县为中心的农业考古调查表明,8-7.3kyr BP之间的大地湾一期栽培作物黍数量少,出现频率低,并且处在半驯化状态下。而6.4kyr BP之后的半坡期农作物出现频率空前提高,籽实饱满,驯化状态良好。说明在由大地湾一期文化向仰韶文化过渡过程中栽培作物黍成功实现了向农作物的过渡。 3.这里的气候背景的研究主要由大地湾遗址黄土—古土壤剖面和粟和黍类植物碳同位素分析两部组成。 a.大地湾遗址的发掘首次在中国北方揭露出研究新旧石器时代过渡和农业起源的连续剖面。通过AMS~(14)C精确测年,结合磁化率和碳酸钙等环境指标测定初步建立起农业起源前后的环境背景。结果表明,大约60-25kyr BP(MIS3)气候整体湿润,25-12kyr BP,这里气候干旱。12-7kyr BP之间,环境又逐渐湿润。但是,7.2-6.4kyr BP之间气候又突然干旱,而后迅速变得湿润。 b.根据农业考古调查发现的粟和黍类植物的碳同位素分析说明,从仰韶文化半坡期到常山下层文化时期,植物碳同位素值持续偏正,说明降水不断增加。此后,到桥村类型和东周时期,植物碳同位素一直朝偏负方向发展,表明降水持续减少,气候干旱。 4.农业起源问题实质是探讨采集狩猎经济如何向农业经济过渡的问题,而并不只是追溯栽培作物最早何时出现的问题。 采集狩猎经济向农业经济的过渡主要体现在由以下几个方面: a.栽培作物向农作物转变。 b.石刀组合取代磨盘、磨棒和石镰等农业工具组合。 c.相互独立的栽培作物中心向统一的农业发展中心转变。 d.人类由居无定所的流动生活方式向定居生活的转化。 5.关于农业起源地区、时间与原因等问题。 a.中国北方旱地粟作农业的两个主要作物品种粟和黍的起源地可能略有不同。粟可能主要起源于中原,而黍的起源地可能在中国北方的森林—草原过渡地带。 b.中国北方农业起源时间与原因也存在两种可能,一种是受8.2kyr BP的气候事件,农业起源于8 kyr BP前后。另一种可能受7.2-6.4之间气候干旱事件的影响,农业起源发生于7 kyr BP之后。 c.中国北方农业起源可能并不是同一时期,发展阶段也略有不同,很难用一种模式来解释。
中国北方沙尘暴及其农学防治探讨
作者: 王鹤龄  李耀辉    日期:2016-12-05 来源 :干旱气象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农学 沙尘暴 中国北方 防治 
描述:
中国北方地区节水农作制度研究
作者: 王婧  日期:2009-05-08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北方地区 节水 节水技术 节水农作制度 种植模式 
描述:本研究针对我国北方地区粮食生产与水资源不匹配的现状,分东北灌区、东北旱区、黄淮海灌区、黄淮海旱区、西北灌区、西北旱区六个区域研究各区主要作物及种植制度的耗水特性,给出节水种植结构调整建议,比较各区节水种植模式的产量与节水效益,分析各区主要节水技术的节水效果、经济效益与参与式农民调查结果,主要结论如下: (1)东北灌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率,主要通过节水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来实现。该区水稻为高耗水作物,玉米、大豆相对耗水较少,可适当“压稻扩玉豆”,以一年一熟制为主,发展粮食作物单作,节水技术优先发展耕作保墒类、农业高效用水技术体系、覆盖保墒类等技术。 (2)东北旱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节水养地,建立环境友好型的高效农作制度,主要通过节水种植模式的筛选与节水技术的配套提升来实现。该区玉米、大豆为高耗水作物,花生、谷子为低耗水作物,花生、谷子耗水量与降水量的耦合率好于大豆、玉米,可“稳玉豆,扩谷油,增林经”,坚持一年一熟制,发展粮食作物单作,适当发展果-粮、饲-粮间作,优先发展增施有机肥与秸秆覆盖还田技术、耕作保墒类、覆盖保墒类等农业高效用水技术体系。 (3)黄淮海灌区中,丰水灌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与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节水,主要通过节水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来实现。该区小麦、玉米均是高耗水作物,玉米耗水与降水的耦合率较好,可“稳定麦玉”,并以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为主,发展节水套作;平水灌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在不增加或者略有削减农业水资源的情况下,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性,主要通过调整熟制,进行节水种植模式筛选与节水技术的配套来实现。该区冬小麦与棉花为高耗水作物,夏棉花、夏玉米与春棉花耗水量与降水量的耦合率好于冬小麦,应适当“压麦扩棉”、“压粮-粮扩粮-经”,以一年两熟为主,适当改小麦-玉米一年两熟为小麦-玉米→春棉花→小麦-玉米三年五熟制;缺水灌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降低农业水资源的用量,主要通过节水种植结构调整来实现。该区冬小麦为高耗水作物,与降水量的耦合率也最差,必须“压麦扩棉”,适当改小麦-玉米一年两熟为小麦-玉米→春棉花两年三熟制,或者大面积推广小麦-玉米→春棉花→小麦-玉米三年五熟制,并适当发展粮-饲、粮-果节水间套模式。节水技术优先发展水肥耦合、秸秆覆盖还田类、地面灌溉类、耕作保墒类等技术。 (4)黄淮海旱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提高有限水资源生产效益,主要通过节水种植模式筛选与节水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来实现。该区玉米、冬小麦、春甘薯为高耗水作物,夏玉米作物耗水量与降水耦合程度较好,可“压麦扩薯谷油”、“稳经扩饲”,以两年三熟制为主,实行节水粮-粮→经间套作模式,节水高产。节水技术应优先发展增施有机肥与秸秆覆盖还田类技术、耕作保墒类、农业高效用水技术体系等。 (5)西北灌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提高水资源的效益产出,主要通过节水种植模式筛选与节水技术应用来实现。该区春玉米、棉花、马铃薯、冬小麦为高耗水作物,春小麦相对耗水量低于其它,该区作物耗水量与降水量的耦合程度较差,可“压麦扩经”,以一年一熟粮食作物单作为主,节水技术优先发展地面灌溉节水技术、耕作保墒、节水灌溉制度等。 (6)西北旱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保护脆弱的生态,建立可持续的农业生产结构,主要通过节水种植结构调整来实现。该区玉米、大豆、马铃薯耗水水平近似,马铃薯生育期内需水量与降水量的耦合率较好,可“压夏扩秋”、“压杂扩薯”,坚持一年一熟粮食作物套作模式,节水高产。节水技术应优先发展耕作保墒、增施有机肥与秸秆覆盖还田技术、农业高效用水技术体系等。 综合上述对东北灌区、东北旱区、黄淮海灌区、黄淮海旱区、西北灌区、西北旱区六个区域深入研究结果可见,改革现有的水资源高耗低效型农作制度,建立基于粮食与水资源双重安全的水资源低耗高效型节水农作制度,是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粮食生产与水资源不匹配现状的重要途径。各个区域应根据当地粮食生产与农业水资源实际情况,采用适合当地特点的,包括节水种植结构调整方案、节水种植模式、节水种植技术等在内的节水农作制度。
< 1 2 3 ... 46 47 48 49 50
Rss订阅